登高感兴二首

· 黎贞
泾渭久不分,清浊混同流。 百战诛李广,一言侯千秋。 所以旷达者,视此如蜉蝤。 有酒且云乐,焉知身后谋。 登高一翘首,汍然消我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泾渭:jīng wèi,指泾水和渭水,泾水清,渭水浊,两水在陕西高陵县合流后清浊依旧分明,后用以比喻优劣、是非等非常分明。
  • 蜉蝤:fú yóu,同“蜉蝣”,一种昆虫,寿命很短。
  • 汍然:wán rán,流泪的样子。

翻译

泾水和渭水早就难以区分了,清水和浊水混在一起同流。 历经百战的李广被诛杀,只因为一句话就封侯的却能千秋传颂。 所以那些旷达的人,把这些事看作像蜉蝣一样短暂而微不足道。 有酒就暂且尽情享乐,哪里还去考虑身后之事的谋略。 登上高处抬头远望,不禁潸然泪下,以此来消除我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不公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前两句通过“泾渭久不分,清浊混同流”描绘了社会的是非不分、善恶混淆的现象。“百战诛李广,一言侯千秋”则用李广的悲剧命运和某些人因一言而得封侯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世事的无常和不公平。接下来,诗人认为旷达之人应将这些不公之事视为短暂如蜉蝣的存在,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但随后的“有酒且云乐,焉知身后谋”又透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的无奈。最后,诗人登高翘首,以泪消忧,体现出他内心深处的忧愁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情感复杂,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黎贞

明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