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清隐图为赵小庵题

· 黎贞
长笑宇宙间,寓形复何时。 贾傅空太息,宋玉徒伤悲。 彭泽洁身者,清风百代师。 淮阴功盖世,不免三族夷。 得失既如此,斯人竟何为。 小庵乐天老,晦迹龙溪涯。 溪边花木秀,溪上鱼虾肥。 钓鱼酌春酒,惜花临清池。 登高意更远,盻柯颜自怡。 论心来鲍叔,听琴有钟期。 不学屠龙术,不学歌采薇。 从容处斯世,岂逐浮云移。 讷子性嗜酒,陶陶日如痴。 远游感知己,看山伤别离。 濡毫作图画,聊写长相思。 结庐此山下,赋我归来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贾傅:指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后常以“贾傅”指代贾谊,因其怀才不遇,常被作为叹息命运不济的象征。“谊”读音为“yì”。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善辞赋,常以悲秋、伤春等主题表达愁绪,其作品多有身世之悲。“玉”读音为“yù”。
  • 彭泽:指陶渊明,曾做过彭泽县令,后辞官归隐,是古代文人中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代表。“泽”读音为“zé”。
  • 淮阴:指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战功赫赫,但最终被吕后所杀,诛灭三族。“淮”读音为“huái”。
  • 晦迹:指隐居匿迹。
  • 盻(xì)柯:“盻”,看的意思;“柯”,树枝,这里指看树枝而感到愉悦。
  • 讷(nè)子:作者对赵小庵的昵称。

翻译

在这广阔的宇宙之中,人的生命究竟何时才是尽头呢?贾谊只能徒然地叹息,宋玉也只是白白地伤悲。像彭泽县令陶渊明那样保持自身高洁的人,他的清风高节成为百代的楷模。淮阴侯韩信功劳盖世,却免不了被诛灭三族的悲惨结局。既然得失成败如此无常,那人们究竟该如何做呢?赵小庵如同乐天的老者,在龙溪之畔隐居匿迹。溪边的花木秀丽多姿,溪中的鱼虾肥美鲜嫩。他在溪边钓鱼,斟上春酒,爱惜花朵,临近清池。登高远望,意境更加深远,看着树枝也能使自己心情愉悦。论心之交有鲍叔牙那样的人,听琴知音有钟子期一般的人。不学习那些不切实际的屠龙之术,也不唱那首《采薇》之歌。在这世间从容生活,岂能被浮云般的名利所左右。赵小庵性格喜爱喝酒,每天都陶陶然如痴如醉。他远游之后感受到知己的珍贵,看到山川美景却又为离别而感伤。他拿起笔来作画,以此来抒发长久的思念之情。他想在这山下建造房屋,写下我归来的辞章。

赏析

这首诗以对人生得失的思考展开,通过列举贾谊、宋玉、陶渊明、韩信等人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随后描绘了赵小庵在龙溪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他的闲适与自在,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诗中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悟,富有哲理。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对溪边景色、人物活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黎贞

明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