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陶尚书宋太史夜宿斋宫分韵得万字
鸣鸾莅阳郊,陪祀服明宪。
旂常拥圆壝,幕帟蔽脩甸。
天高风泠泠,露白星烂烂。
尊罍秩斯举,簴业枞以建。
凝神向澄肃,秉德方恪愿。
调笙思肄三,振羽将舞万。
张筵盛布设,陈币昭奠献。
听漏促晨兴,严衣戒宵偃。
骏奔尚齐遫,慎简惭硕曼。
感孚岂殊徵,恭事式同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鸾(míng luán):车铃的美称。
- 莅(lì):到。
- 阳郊:南郊。
- 陪祀:陪同祭祀。
- 明宪:严明的法令。
- 旂常(qí cháng):旗帜。
- 圆壝(yuán wéi):圆形的坛。
- 幕帟(mù yì):帷幔。
- 脩甸(xiū diàn):修整的郊野。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清凉、冷清的样子。
- 尊罍(zūn léi):泛指酒器。
- 秩斯举:按次序举行。
- 簴业枞以建:乐器建造摆放好。簴(jù),古代挂钟磬的架子上的立柱。业,大版,这里指悬挂钟磬的架子横杆。枞(cōng),同“𪻐”,形容佩玉的相击声,这里形容乐器建造时发出的声音。
- 澄肃:肃清。
- 恪愿(kè yuàn):恭敬而谨慎。
- 调笙(tiáo shēng):吹笙。
- 肄三:练习三遍。
- 振羽:挥动翅膀,这里比喻起舞的姿态。
- 严衣:整衣。
- 宵偃:夜晚休息。
- 齐遫(qí chì):疾速。
- 慎简:谨慎挑选。
- 惭硕曼:为自己的不够高大壮美而惭愧。硕曼,高大壮美。
翻译
车铃响着来到南郊,陪同祭祀遵循严明法令。 旗帜环绕着圆形的祭坛,帷幔遮蔽着修整的郊野。 天空高远,风声清冷,露水洁白,星星灿烂。 酒器按次序举起,乐器建造摆放发出声响。 凝聚精神追求肃清,秉持品德保持恭敬谨慎。 调试笙乐练习三遍,振起衣袖将要翩翩起舞如万鸟舞动。 铺设盛大的筵席,陈设祭品进行明确的祭奠献奉。 听着更漏声催促早晨起身,整理好衣服防备夜晚休息。 快速奔跑还应齐整疾速,谨慎挑选感到自己不够高大壮美而惭愧。 感应诚信难道有不同的征兆,恭敬行事应共同劝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重的祭祀活动。诗中通过对祭祀场景的详细描写,如鸣鸾莅阳郊、旂常拥圆壝等,展现出祭祀的庄严和隆重。同时,诗中也描写了人们在祭祀中的态度和行为,如凝神向澄肃、秉德方恪愿等,表现出对祭祀的敬畏和虔诚。诗中的语言较为古朴,用词典雅,如“风泠泠”“星烂烂”等词语,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整体上,这首诗既展示了祭祀的仪式感,又传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美好愿望的祈求。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汪陂馆中赠萧子仪 》 —— [ 明 ] 刘崧
-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 —— [ 明 ] 刘崧
- 《 题马图二首 》 —— [ 明 ] 刘崧
- 《 题罗浚诗藁 》 —— [ 明 ] 刘崧
- 《 少年行 》 —— [ 明 ] 刘崧
- 《 雨坐读史记忆子中兄茆堂已开北渠赋此奉呈三绝 》 —— [ 明 ] 刘崧
- 《 余自去冬闰十一月遣人还泰和迎候舍弟子彦与家人偕来今经九十馀日矣未知果来否偶灯下独酌有怀怆然援笔题此俟余弟至而共读之时正月二十七日夜也 》 —— [ 明 ] 刘崧
- 《 承曾子硕自洪归赣道次太和以故人旷伯逵书问见及临别怅然诗以送之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