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晓日:清晨的阳光。
- 高堂:指父母居住的正房,这里指母亲。
- 鬓丝萧索:形容头发稀疏,显得老态。
- 晚霜馀:比喻年纪已高,如同晚秋的霜。
- 回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指母亲的灵柩。
- 皇封诰:皇帝赐予的封号或诏书。
- 辟蠹香销:辟蠹是一种香料,这里指香料已经烧尽,象征着生命的消逝。
- 女戒书:指女性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书籍。
- 钱塘:即杭州,这里有钱塘江。
- 逝水:比喻流逝的时光或生命。
- 龙井:杭州的一种名茶,这里指龙井茶园所在地。
- 幽墟:幽静的墓地。
- 贤郎:对他人儿子的尊称,这里指作者的兄弟。
- 啼血:形容极度悲伤,哭得眼中出血。
- 归衬:指将灵柩运回家乡安葬。
- 板舆:古代的一种车辆,这里指母亲的遗物。
翻译
清晨的阳光照进高堂,我已经不再向母亲请安,她的头发稀疏,如同晚秋的霜。母亲的灵柩颜色惨淡,皇帝赐予的封号也显得苍白无力,辟蠹香已经烧尽,女戒书也失去了往日的香气。钱塘江的水已经退去,我为流逝的时光和生命感到悲伤,四周环绕着龙井的山峦,我看到了幽静的墓地。我的兄弟哭得眼中出血,扶着母亲的灵柩回家乡安葬,我不忍心再看到母亲生前使用的板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对母亲逝世的深切哀悼。诗中通过“晓日高堂”、“鬓丝萧索”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母亲晚年的形象。后文以“回鸾色惨”、“辟蠹香销”等细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逝世的悲痛。诗的结尾处,“贤郎啼血”、“不忍重看旧板舆”更是深刻地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和不舍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程敏政对亲情的深沉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