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渺渺:miǎo miǎo,形容水势辽阔,无边无际。
- 修阻:xiū zǔ,形容道路漫长且阻隔重重。
- 曳:yè,拖,拉。
- 长裾:cháng jū,长衣的前后部分,这里指华丽的衣裳。
- 玉门:yù mén,古代关隘名,这里可能指衡府的某个地方或象征性的地点。
- 乐善:lè shàn,乐于行善,这里可能指衡府的善政或良好的学习环境。
- 梁园:liáng yuán,古代著名的园林,这里可能指衡府的园林或象征性的学习场所。
- 赋雪:fù xuě,指写雪的诗文,这里可能指在衡府的学习或创作活动。
- 风泠泠:fēng líng líng,形容风声清脆,这里可能形容衡府的学习氛围清新宜人。
翻译
去年我在淮水的北岸遇见了你,今天又在这江水的南岸与你重逢。淮水和江水都显得那么辽阔无边,波涛汹涌,道路漫长且阻隔重重,让人深感忧愁。在这清秋的高远天空下,一只大雁独自飞翔,而你,公子,独自拖着华丽的衣裳前行。我相信你将会在玉门那里称颂善政,或在梁园中吟咏雪景,那里的风声清脆,学习氛围清新宜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两次与明卿周君相遇的情景,通过对比淮水和江水的辽阔,以及道路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周君远行的深切忧虑和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大雁、长裾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表达。最后,诗人以玉门和梁园的美好景象,寄托了对周君未来在衡府伴读生活的期待和祝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朱明洞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答郭总戎武定题烟霞洞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寄题沈东园别业 》 —— [ 明 ] 湛若水
- 《 大同春吟己丑作四首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长江杂咏十一首大胜关 》 —— [ 明 ] 湛若水
- 《 同元默弟游黄云洞马上口占 》 —— [ 明 ] 湛若水
- 《 过大庙峡有感 》 —— [ 明 ] 湛若水
- 《 寄贺太仆吕巾石疏乞得归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