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赞紫岩刘公有旨取回京用行在八月末予以祭告先之渡江作此奉赠
中秋秋高天气清,珠斗倒挂银蟾明。
普照妍媸无遁形,圣人建极泰阶平。
用意忠厚何含弘,衮衣东归众所荣。
留后直向斗边行,予夙骏奔江北征。
不得离筵唱渭城,江水千寻不尽情。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赞:古代官名,指参与协助政务的官员。
- 紫岩刘公:指刘姓官员,紫岩可能是其别号或地名。
- 行在:指皇帝临时驻留的地方。
- 八月末:农历八月的最后几天。
- 祭告:向神明或祖先报告重要事情的仪式。
- 渡江:指过江,可能是指长江。
- 珠斗:指北斗七星,因其形似斗而得名。
- 银蟾:指月亮,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 妍媸:美丑。
- 遁形:隐藏形体。
- 圣人:指皇帝。
- 建极:建立最高准则。
- 泰阶平:指天象正常,比喻国家政治清明。
- 含弘:包容广大。
- 衮衣:古代帝王或高级官员的礼服。
- 留后:指留守的官员。
- 斗边行:指向北斗星方向行进,比喻前往重要的岗位。
- 骏奔:快速奔赴。
- 江北征:指前往江北的使命。
- 渭城:古代地名,这里指离别之地。
- 不尽情:无尽的情感。
翻译
中秋时节,天空清澈,北斗星倒挂,月亮明亮如银。 月光普照,美丑无处隐藏,圣人建立最高准则,国家政治清明。 皇帝的用意忠厚,包容广大,穿着礼服东归,是众人的荣耀。 留守的官员直向北斗星方向行进,我则快速奔赴江北执行使命。 不能在离别的宴席上唱渭城曲,江水深长,情感无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的美景,通过北斗星和明月的意象,表达了皇帝的圣明和国家的太平。诗中,“圣人建极泰阶平”一句,既是对皇帝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期望。后文通过对官员东归和留守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职责的忠诚和对离别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的双重关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去秋芮国器以诗贺入馆今渠继来次韵 》 —— [ 宋 ] 周必大
- 《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 其六 》 —— [ 清 ] 姚燮
- 《 感寓 》 —— [ 明 ] 童轩
- 《 八月大风大水 其二 》 —— [ 宋 ] 释居简
- 《 乙巳八月出都感事 》 —— [ 清 ] 张问陶
-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其三 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引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为赋三首 》 —— [ 宋 ] 苏辙
- 《 八月上旬出游晚归 》 —— [ 元 ] 岑安卿
- 《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县凡得绝句十有二首杂录入稿中亦不复诠次也 》 —— [ 宋 ] 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