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赞紫岩刘公有旨取回京用行在八月末予以祭告先之渡江作此奉赠
中秋秋高天气清,珠斗倒挂银蟾明。
普照妍媸无遁形,圣人建极泰阶平。
用意忠厚何含弘,衮衣东归众所荣。
留后直向斗边行,予夙骏奔江北征。
不得离筵唱渭城,江水千寻不尽情。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赞:古代官名,指参与协助政务的官员。
- 紫岩刘公:指刘姓官员,紫岩可能是其别号或地名。
- 行在:指皇帝临时驻留的地方。
- 八月末:农历八月的最后几天。
- 祭告:向神明或祖先报告重要事情的仪式。
- 渡江:指过江,可能是指长江。
- 珠斗:指北斗七星,因其形似斗而得名。
- 银蟾:指月亮,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 妍媸:美丑。
- 遁形:隐藏形体。
- 圣人:指皇帝。
- 建极:建立最高准则。
- 泰阶平:指天象正常,比喻国家政治清明。
- 含弘:包容广大。
- 衮衣:古代帝王或高级官员的礼服。
- 留后:指留守的官员。
- 斗边行:指向北斗星方向行进,比喻前往重要的岗位。
- 骏奔:快速奔赴。
- 江北征:指前往江北的使命。
- 渭城:古代地名,这里指离别之地。
- 不尽情:无尽的情感。
翻译
中秋时节,天空清澈,北斗星倒挂,月亮明亮如银。 月光普照,美丑无处隐藏,圣人建立最高准则,国家政治清明。 皇帝的用意忠厚,包容广大,穿着礼服东归,是众人的荣耀。 留守的官员直向北斗星方向行进,我则快速奔赴江北执行使命。 不能在离别的宴席上唱渭城曲,江水深长,情感无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的美景,通过北斗星和明月的意象,表达了皇帝的圣明和国家的太平。诗中,“圣人建极泰阶平”一句,既是对皇帝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期望。后文通过对官员东归和留守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职责的忠诚和对离别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的双重关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李阳江心将至安庆 》 —— [ 明 ] 湛若水
- 《 答李鳌峰别驾二首 其一 答白云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陈元白归省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地官大夫受庵周君谦之迁任云南诗 》 —— [ 明 ] 湛若水
- 《 侍御林君钺乃尊紫霞先生寿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许思仁学士归东昌省亲 》 —— [ 明 ] 湛若水
- 《 赠林美中司教之漳浦美中昔相从于大科今相见于南宫 》 —— [ 明 ] 湛若水
- 《 赵元默得一鹤将致西云随即病死诗以悼之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