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歌风台

· 童轩
望夷宫中箭如雨,芒砀山前五云起。沛公提剑走咸阳,百二河山属真主。 乌骓已逝走狗烹,威加四海来故乡。台前父老奉觞寿,酒酣激烈歌声长。 高皇龙去台应朽,猛士何人四方守。落日悲风动地来,萧萧但见台前柳。 岂不闻姑苏草长游糜鹿,铜爵年深野狐哭。唯有陶唐三尺阶,千载人思太平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望夷宫:古代宫殿名,此处指秦朝的宫殿。
  • 芒砀山:山名,位于今河南省永城市。
  • 沛公:指刘邦,后来的汉高祖。
  • 咸阳:秦朝的都城。
  • 百二河山:指秦朝的广大疆域。
  • 真主:指刘邦,意为真正的君主。
  • 乌骓:指项羽的战马。
  • 走狗烹:比喻忠臣被杀害。
  • 威加四海:形容帝王的威势遍及天下。
  • 奉觞寿:举杯祝寿。
  • 酒酣:饮酒到兴致高昂时。
  • 高皇:指汉高祖刘邦。
  • 龙去:比喻皇帝去世。
  • 猛士:勇猛的战士。
  • 四方守:守护四方。
  • 悲风:凄凉的风。
  • 姑苏:指苏州,古称姑苏。
  • 游糜鹿:指游荡的鹿,比喻荒凉。
  • 铜爵:古代的酒器,此处指铜雀台,曹操所建。
  • 野狐哭:比喻荒凉之地。
  • 陶唐:指尧帝,因其封地在陶丘,故称陶唐。
  • 三尺阶:指帝王的台阶,象征权力。
  • 太平福:指和平与幸福。

翻译

在望夷宫中,箭如雨下,芒砀山前五色的云彩升起。沛公刘邦提剑奔向咸阳,秦朝的广大疆域最终归属于真正的君主。 项羽的战马乌骓已逝,忠臣被杀害,刘邦的威势遍及天下,他回到故乡。台前的父老举杯祝寿,酒兴正浓,激昂的歌声悠长。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台子也应该腐朽了,勇猛的战士们如今何在,守护四方?落日时分,凄凉的风动地而来,只见到台前萧萧的柳树。 难道没听说姑苏城草长莺飞,游荡的鹿群,铜雀台年深月久,荒凉之地野狐哭泣。唯有尧帝的三尺台阶,千百年来人们思念那太平盛世与幸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刘邦从起兵到建立汉朝的过程,以及他晚年回乡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望夷宫中箭如雨”与“芒砀山前五云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刘邦的崛起。后文通过对刘邦去世后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逝去、时代变迁的感慨。最后,通过对陶唐三尺阶的提及,寄托了对太平盛世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

童轩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