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原韵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

我本增城子,家实在天山。 持此观化意,遨游乎人间。 游居以一视,忙处有真閒。 土木长兀兀,佩玉自珊珊。 涓流赴大海,星火势必然。 寄语远游子,游心夙当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增城:地名,位于今广东省广州市东部。
  • 天山:此处可能指增城的一座山,非新疆的天山。
  • 观化:观察变化,指观察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
  • 遨游:自由自在地游历。
  • 一视:平等看待,不加区别。
  • 真閒:真正的闲适。
  • 土木:指建筑工程,这里比喻忙碌的生活。
  • 兀兀:形容忙碌或勤奋的样子。
  • 佩玉:佩戴的玉饰,象征高贵或优雅。
  • 珊珊:形容玉器相击的声音,这里形容优雅从容。
  • 涓流:细小的水流。
  • 星火:微小的火光,比喻微小的力量。
  • 必然:必定,一定会发生。
  • 寄语:传达话语,寄托希望或建议。
  • 远游子:远行的人。
  • 游心:游历的心思,指远行者的愿望或心态。

翻译

我本是增城的人,家住在天山脚下。 怀着观察世间变化的意图,我在人间自由游历。 我以平等的心态看待一切,忙碌中也能找到真正的闲适。 虽然生活忙碌如土木工程,但我仍保持着优雅从容的态度。 细小的水流终将汇入大海,微小的火光也必将燃起。 我寄语那些远行的人,你们的游历之心应当早日回归。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湛若水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远行者的期望。诗中,“我本增城子,家实在天山”展现了诗人的出身和居住环境,而“持此观化意,遨游乎人间”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自由游历的向往。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闲适,保持优雅从容的态度,同时寄语远行者,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回归,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远行者的深情。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