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前二日游溪西竹屋马上次同游者韵

久约溪西看竹来,雨中骑马到池台。 鸥边水濯尘光去,鸟外天随眼界回。 逃暑静便沙岸柳,借眠慵扫石林苔。 病身款客仍供酒,转觉陈遵是俊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鸥边水濯尘光去:鸥边,指水边,鸥鸟栖息的地方。濯,洗涤。尘光,指身上的尘埃和光亮。
  • 鸟外天随眼界回:鸟外,指鸟飞翔的天空之外。眼界回,指视野随着鸟的飞翔而开阔。
  • 逃暑静便沙岸柳:逃暑,逃避暑热。静便,安静舒适。沙岸柳,指沙岸边的柳树。
  • 借眠慵扫石林苔:借眠,指在石林中找个地方小憩。慵扫,懒得打扫。石林苔,指石林中的苔藓。
  • 病身款客仍供酒:病身,指身体不适。款客,招待客人。仍供酒,依然提供酒水。
  • 转觉陈遵是俊才:转觉,突然觉得。陈遵,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游者。俊才,才华横溢的人。

翻译

早就约定了去溪西看竹,今天雨中骑马到了池台。 水边鸥鸟栖息的地方,洗涤了身上的尘埃和光亮,随着鸟飞翔的天空之外,视野也变得开阔。 逃避暑热,在沙岸边的柳树下找到了安静舒适的地方,借着石林中的苔藓小憩,懒得打扫。 虽然身体不适,但招待客人时依然提供酒水,突然觉得陈遵是个才华横溢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中骑马游溪西竹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动作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鸥边水濯尘光去,鸟外天随眼界回”等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末句“转觉陈遵是俊才”则突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