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斋夜:指在书房或静室中度过的夜晚。
- 联句:古代文人聚会时,每人轮流吟咏一句诗,共同完成一首诗的活动。
- 沉水:指沉香,一种香料。
- 旋添:即刻添加。
- 销刻漏:指刻漏(古代计时器)中的水逐渐减少,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 綵毫:彩色的毛笔。
- 频染:频繁地沾墨。
- 御苑:皇家园林。
- 仙台:指高耸的楼台,也常用来形容宫廷中的高台。
- 小童:年轻的仆人或侍从。
- 浑不厌:完全不感到厌倦。
翻译
春夜中,我们关闭了书房的门,烛花摇曳,显得格外偏斜。我们围坐在寒冷的火炉旁,久久未能入眠。沉香被即刻添加,刻漏中的水逐渐减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彩色的毛笔频繁地沾墨,笔下的文字似乎能搅动云烟。天际与皇家园林相连,钟声初尽,露水从高耸的仙台滴落,月亮依旧悬挂在空中。侍立在一旁的小童完全不感到厌倦,晚来衣衫单薄,我们坐在一起,相互怜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春夜书房中的温馨画面,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文人雅集的宁静与和谐。诗中“闭门春夜烛花偏”一句,既展现了春夜的静谧,又暗示了文人间的亲密无间。后文通过对沉香、刻漏、彩毫等细节的描写,进一步以物喻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创作的激情。结尾处对小童的描写,则增添了一抹人情味,展现了文人间的温情与关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