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夜雨感怀闻外叔舅侍御李公已赴山东宪副

自逐东风过大江,起居终日对船窗。 梦随野鹤孤飞健,身似山僧百虑降。 人影向灯春寂寂,水声和雨夜淙淙。 犹馀一寸思情在,不觉晨钟隔坐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济宁:地名,今山东省济宁市。
  • 夜雨:夜晚的雨。
  • 感怀:有所感触而怀念。
  • 外叔舅:对母亲的兄弟的称呼。
  • 侍御:古代官职名,负责监察等职责。
  • 李公:人名,即外叔舅侍御李公。
  • 山东宪副:山东地区的副监察官。
  • 大江:指长江。
  • 起居:日常生活。
  • 野鹤:野生的鹤,常用来比喻隐逸或高洁。
  • 山僧:山中的僧人,常用来比喻清静无为。
  • 百虑降:各种忧虑都消除了。
  • 人影向灯:人影对着灯光。
  • 春寂寂:春天静悄悄的。
  • 水声和雨:水声与雨声交织。
  • 夜淙淙(cóng cóng):形容雨声。
  • 思情:思念之情。
  • 晨钟:早晨的钟声。
  • 隔坐撞:隔着座位传来。

翻译

自从随着春风渡过长江,我的日常生活始终对着船窗。 梦中我像野鹤一样孤飞,身体如同山僧般无忧无虑。 人影对着灯光,春天静悄悄的,水声与雨声在夜晚交织。 还剩下一丝思念之情,不知不觉中,晨钟隔着座位传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济宁夜雨中的所感所思。诗中,“梦随野鹤孤飞健,身似山僧百虑降”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超脱尘世的心境。后两句通过对春夜雨声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