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癸夘冬至谒陵与李宾之学士联句二十首其一宾之约德胜关土城寺候同行予误出安定关土城过道赴约
市桥烟火路东西,咫尺门墙望不迷。
归计从容堪作例,别怀匆卒更留题。
还家共有平安慰,行李惟多卷册携。
与子竟成三宿契,向来无地不同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成化癸夘:成化,明朝宪宗朱见深的年号。癸夘,即癸卯年,具体年份需要根据历史年表确定。
- 谒陵:前往祭拜皇陵。
- 联句:两人或多人各作一句或两句,组合成一首诗。
- 德胜关:地名,位于北京。
- 土城:古代用土筑成的城墙。
- 安定关:地名,可能与德胜关相邻。
- 市桥:城市中的桥梁。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门墙:指门户。
- 归计:回家的打算。
-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 作例:作为惯例或榜样。
- 别怀:离别的情感。
- 匆卒:匆忙。
- 留题:在墙壁或器物上题写诗文。
- 行李:旅行时携带的物品。
- 卷册:书籍。
- 三宿契:指深厚的友情或约定。
- 同跻:一同攀登或同行。
翻译
市桥上的烟火分隔了东西两方,尽管距离门户很近,却望不清楚。 回家的计划从容不迫,可以作为惯例;离别的情感却匆忙,更值得在墙上留下诗文。 回家后,我们都有平安的消息互相安慰;旅行中,行李里只多了几本书籍。 与你竟成了深厚的友情,以往无论何处,我们总是同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宾之在冬至谒陵后的离别情景,通过市桥烟火、门墙望迷等意象,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归计从容”与“别怀匆卒”形成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结尾的“三宿契”和“同跻”则深化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经历。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士人间的交往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