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躅 (zhú):足迹。
- 襆被 (fú bèi):行囊,行李。
- 驿路 (yì lù):古代的官方道路,供驿马传递文书和官员旅行使用。
- 衣冠 (yī guān):古代士人的服饰,这里指士人。
- 天阍 (tiān hūn):天宫的门,比喻朝廷。
翻译
十里红尘,马头翻滚,眼前的颓垣依旧不变。 征夫的足迹仍穿巷而过,孩子们在门前欢笑迎接。 行囊何时能在驿路上停留,明日我将穿着衣冠叩响天宫之门。 往来不怕关河的艰险,能遂私情全因主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进入都城的情景,通过对比红尘中的繁华与颓垣的恒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征夫引躅”与“稚子迎欢”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家庭的温馨。末句“得遂私情是主恩”则透露出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与感激,体现了明代士人的忠诚与感恩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送三原王天锡赴南京右府都事 》 —— [ 明 ] 程敏政
- 《 金陵十景分题其二为倪彦达赋钟阜晴云 》 —— [ 明 ] 程敏政
- 《 仆家徽之篁墩有晋循吏陈忠臣之祠第在焉土人尝更名黄以避巢贼之荼毒袭称至今仆近复篁墩之号而翰长镜川先生作十绝非之仆亦未敢以为是也谨次韵随章奉答幸终教之 》 —— [ 明 ] 程敏政
- 《 送吴容之进士还歙 》 —— [ 明 ] 程敏政
- 《 题刘廷问舍人所藏夏仲昭太常晴雨二竹 》 —— [ 明 ] 程敏政
- 《 同年小集得云字 》 —— [ 明 ] 程敏政
- 《 满江红 · 南山道中晚秋 》 —— [ 明 ] 程敏政
- 《 定西侯蒋公筠清轩卷次周草庭都尉韵十绝 其五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