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晚眺

· 童轩
渭水东流落日西,咸阳秋色望中迷。 荒烟古渡人稀到,衰柳空城马自嘶。 霸业已消三月火,断碑犹载数行题。 东门牵犬人何在,空见年年碧草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咸阳: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古代秦朝的都城。
  • 渭水:河流名,流经咸阳。
  • 霸业:指秦朝的强大和统治。
  • 三月火: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发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
  • 断碑:残破的石碑。
  • 东门牵犬人:指秦朝的权臣赵高,传说他曾牵狗经过东门,后被杀。

翻译

渭水向东流淌,落日向西沉没,站在咸阳城头,秋天的景色让我感到迷茫。荒凉的渡口,烟雾缭绕,人迹罕至,衰败的柳树,空荡的城池,只有马儿在嘶鸣。秦朝的霸业已经消逝,就像那场焚书的火,残破的石碑上,还刻着几行模糊的文字。曾经权倾一时的赵高,如今何在?只留下年年生长的碧绿草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咸阳古城的秋日景色,通过对渭水、落日、荒烟、古渡、衰柳、空城等意象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荒凉、萧瑟的氛围。诗中“霸业已消三月火,断碑犹载数行题”一句,既表达了对秦朝霸业消逝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沉思。结尾的“东门牵犬人何在,空见年年碧草齐”则进一步以赵高的命运,来象征权力的无常和历史的无情,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洞察。

童轩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