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涯邢公八帙

· 葛昕
作伴求羊足隐沦,素书丹灶百年身。 德培天汉三珠树,庆衍仙班几玉麟。 皤鬓鹤颜清岳岳,峨冠豸绂乐申申。 遥知舞綵添筹处,一曲歌鸣万洞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邑涯: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邢公:人名,可能是当地的一位长者或官员。
  • 八帙:指八十岁。帙,古代用来计算年龄的单位,一帙为十岁。
  • 求羊:寻求隐逸的生活。
  • 素书:指道教的经书。
  • 丹灶:炼丹的炉子,这里指修炼道教的炼丹术。
  • 德培:培养德行。
  • 天汉:银河,这里比喻高远的境界。
  • 三珠树:神话中的树,这里比喻珍贵的人才或德行。
  • 庆衍:庆祝延续。
  • 仙班:仙人的行列,这里指高寿的人。
  • 玉麟:玉制的麒麟,象征吉祥。
  • 皤鬓:白发。
  • 鹤颜:形容老年人面色红润如鹤。
  • 岳岳:形容高大。
  • 峨冠:高大的帽子,古代官员的服饰。
  • 豸绂:古代官员的服饰,豸指貂皮,绂指系印的带子。
  • 申申:形容舒适自在。
  • 舞綵:舞蹈中使用的彩色绸带,这里指舞蹈。
  • 添筹:增加寿命的象征。
  • 万洞春:形容春天的景象,万洞指众多的小洞,春指春天的生机。

翻译

寻求隐逸的生活,与求羊为伴,足以隐居深山,阅读道教经书,炼制丹药,享受百年的长寿。培养德行,如同银河中的三珠树,庆祝长寿,如同仙班中的玉麒麟。白发如鹤,面色红润,高大如山,戴着高大的官帽,穿着貂皮和印带,舒适自在。遥想那舞蹈中彩带飘扬,增添寿命的场景,一首歌曲响起,万洞之中春意盎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八十岁长者的隐逸生活和德行修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长者的高寿、德行和仙风道骨。诗中“天汉三珠树”、“仙班几玉麟”等词句,既表达了长者的德行和地位,也体现了诗人对长者的敬仰和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长寿和德行的赞美。

葛昕

明济南府德平人,字幼明,号龙池。以荫为都督府都事,迁工部屯田郎中,曾裁惜薪司炭额百余万,汰厂司内官五百余人。官至尚宝司卿。有《集玉山房稿》。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