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日斋宿翰林东署有怀时同寅诸君子多奉送大行赴山陵
一榻萧然紫禁东,碧天如水夜将中。
繁霜气侮青绫薄,烱月光涵玉署空。
林影不摇寒印地,柝声相续远含风。
拥衾却忆沙河道,毳幕薰炉几处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斋宿:在祭祀或典礼前,先一日斋戒独宿,表示虔诚。
- 翰林:指翰林院,是古代负责编纂国史、起草诏令等的机构。
- 东署:指翰林院的东部分。
- 同寅:同僚,同事。
- 奉送大行:指奉命送葬。
- 山陵:指帝王的陵墓。
- 萧然:空寂,冷清。
- 紫禁:指皇宫。
- 烱月:明亮的月光。
- 玉署:指翰林院,因其地位尊贵,故称玉署。
- 柝声:打更的声音。
- 沙河道:可能指送葬队伍经过的沙河地区。
- 毳幕:毛毡制成的帐篷。
- 薰炉:熏香的炉子。
翻译
在翰林院的东部分,我独自一人斋戒宿夜,心中充满思念。夜已深,碧空如洗,水般清澈,夜色正中。
繁霜使得青绫帐篷显得单薄,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空无一人的翰林院。林影静止,寒意印在地面上,打更的声音连续不断,远处夹杂着风声。
我拥着被子,回忆起沙河的道路,不知有多少帐篷和熏香炉子与我此时相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翰林院东署斋宿时的孤独与思念。通过“碧天如水”、“烱月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氛围。诗中“繁霜气侮青绫薄”一句,既表达了夜晚的寒冷,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结尾的“拥衾却忆沙河道”则透露出对同僚的思念以及对过去共同经历的回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