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学归行庆贺礼毕初开史馆有诏以敏政为纂修官首

雨晴东观日华高,盛典相仍未觉劳。 圣主临雍还驻辇,史臣分局坐挥毫。 贱名何敢当明诏,优宠频烦赐上醪。 金匮有严千古事,愿将驱策殿时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观:古代宫中藏书和著书的地方。
  • 日华:日光的光华,这里指阳光。
  • 盛典:盛大的典礼。
  • 临雍:指皇帝亲临学宫,雍即雍和宫,明清时期皇家学宫。
  • 驻辇:皇帝停下车驾,表示停留。
  • 史臣:编纂史书的官员。
  • 分局:分派任务,各司其职。
  • 挥毫:书写,这里指编写史书。
  • 贱名:谦辞,指自己的名字。
  • 明诏:明文诏令,指皇帝的命令。
  • 优宠:优厚的待遇和宠爱。
  • 上醪:上等的酒,这里指皇帝赐予的美酒。
  • 金匮:古代存放重要文献的金属柜子,这里指史书。
  • 驱策:驱使,这里指尽力工作。
  • 时髦:当代的杰出人才。

翻译

雨后天晴,阳光照耀在东观之上,盛大的典礼接连不断,我却未感到劳累。圣明的君主亲临学宫并停留,史官们各自分派任务,坐下来挥笔疾书。我这微不足道的名字怎敢出现在明文的诏令中,却频繁受到优厚的待遇和皇帝赐予的美酒。史书是千古大事,必须严格对待,我愿尽力工作,成为当代的杰出人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作为史官参与编纂史书的场景,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和对史书工作的重视。诗中“雨晴东观日华高”以自然景象开篇,寓意着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后文通过“圣主临雍还驻辇”等句,展现了皇帝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史官们勤奋工作的情景。结尾处,作者表达了自己愿为史书事业尽心尽力的决心,体现了对历史责任的深刻认识。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