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崖辞
悲宇宙之无穷兮,而生人之多艰。慨兴亡之交迭兮,而天运好常还。
奕举措之垣舛兮,一子以之乱盘。惟岳王之死忠死其所也,惜在军之君命犹执义之罔坚也。
何有宋之忠厚兮,而辗转亡于海堧也。自古莫不有丧兮,繄独使百世有馀叹也。
惟国君之死社稷兮,何逐逐极地而穷天也。胡群公之忠耿耿以蹇蹇兮,不能济主于艰难也。
岂大运之既去而莫留兮,人胜而天则然也。彼胡元之诚夷兮,昧此三恪而舍旃存宋祀于崖之一丸也。
宜国祚之不昌兮,嘻猗哉繄我明之表大忠而显慈元也。
揭日月而中天兮,扶纲常于既颠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奕举措之垣舛:举措失当,行为错乱。奕,大;垣舛,错乱。
- 一子以之乱盘:因一人的错误导致全局混乱。
- 惟岳王之死忠死其所也:指岳飞忠于国家,死于其职位上。
- 惜在军之君命犹执义之罔坚也:可惜在军中的君命仍然坚持不坚定的义。
- 何有宋之忠厚兮:为何宋朝的忠厚。
- 而辗转亡于海堧也:最终却辗转灭亡于海边。
- 自古莫不有丧兮:自古以来没有不灭亡的国家。
- 繄独使百世有馀叹也:唯独使百世之后仍有叹息。
- 惟国君之死社稷兮:只有国君为国家的灭亡而死。
- 何逐逐极地而穷天也:为何追逐到极远的地方,直至天边。
- 胡群公之忠耿耿以蹇蹇兮:为何群臣的忠诚耿耿,却步履艰难。
- 不能济主于艰难也:不能帮助君主度过困难。
- 岂大运之既去而莫留兮:难道大运已经离去而无法挽留。
- 人胜而天则然也:人胜过天,这是自然的法则。
- 彼胡元之诚夷兮:那些胡元的确实平夷。
- 昧此三恪而舍旃存宋祀于崖之一丸也:不明此三恪(指三皇五帝的后代)而舍弃,仅存宋朝的祭祀于崖边的一小块地方。
- 宜国祚之不昌兮:国家的命运不应该昌盛。
- 嘻猗哉繄我明之表大忠而显慈元也:啊,我明朝表现了大忠和显赫的慈元。
- 揭日月而中天兮:如同日月高悬于天空。
- 扶纲常于既颠也:在纲常已经颠覆时扶持它。
翻译
悲叹宇宙的无穷无尽,而生人的道路却充满艰辛。慨叹兴亡的交替更迭,而天命好似常回转。 大举措失当,因一人的错误导致全局混乱。只有岳飞忠于国家,死于其职位上,可惜在军中的君命仍然坚持不坚定的义。 为何宋朝的忠厚,最终却辗转灭亡于海边。自古以来没有不灭亡的国家,唯独使百世之后仍有叹息。 只有国君为国家的灭亡而死,为何追逐到极远的地方,直至天边。为何群臣的忠诚耿耿,却步履艰难,不能帮助君主度过困难。 难道大运已经离去而无法挽留,人胜过天,这是自然的法则。那些胡元的确实平夷,不明此三恪而舍弃,仅存宋朝的祭祀于崖边的一小块地方。 国家的命运不应该昌盛,啊,我明朝表现了大忠和显赫的慈元。如同日月高悬于天空,在纲常已经颠覆时扶持它。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忠臣命运的哀叹。通过对宋朝灭亡和岳飞忠义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和对忠臣的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如“揭日月而中天”象征着明朝的辉煌,而“扶纲常于既颠”则体现了对传统道德的坚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忠义精神的崇高赞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闻同志诸贤有欲赴观北戒坛者讶之作韵语 》 —— [ 明 ] 湛若水
- 《 吴东湖于清远行台构处远亭 》 —— [ 明 ] 湛若水
- 《 题四会林氏贞则堂 》 —— [ 明 ] 湛若水
- 《 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板筑诸君 》 —— [ 明 ] 湛若水
- 《 睍睆二章章六句 》 —— [ 明 ] 湛若水
- 《 丁千兵忍庵七十寿诗 》 —— [ 明 ] 湛若水
- 《 过横州吊秦少游二绝句 》 —— [ 明 ] 湛若水
- 《 题碧潭为丹山馆人朱挥使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