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丁凤仪仍次来韵

· 童轩
一官多病故交疏,远道劳君问起居。 敝帚千金空自许,短檠二尺竟谁如。 颇因吟苦嫌诗债,长愧时清乏谏书。 郭隗台前重回首,数行春树正愁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荅丁凤仪:答丁凤仪,丁凤仪是作者的朋友。
  • 仍次来韵:仍然按照对方的韵脚作诗。
  • 一官多病故交疏:指作者因官职繁忙和身体多病,与老朋友的交往变得稀少。
  • 敝帚千金空自许:比喻自己的东西虽不值钱,却自视甚高。敝帚(bì zhǒu),破旧的扫帚。
  • 短檠二尺竟谁如:短檠(duǎn qíng),短小的灯架,这里指简陋的照明工具。意指自己的条件简陋,无人能比。
  • 颇因吟苦嫌诗债:因为作诗辛苦,所以对诗债(指诗作的承诺)感到厌烦。
  • 长愧时清乏谏书:长时间感到羞愧,因为时代清明而自己没有写出有价值的谏言书。
  • 郭隗台前重回首:郭隗(guō wěi),战国时期燕国的贤士,郭隗台是其讲学的地方。这里指作者在郭隗台前回首往事。
  • 数行春树正愁予:几行春天的树木让我感到忧愁。

翻译

我因官职繁忙和身体多病,与老朋友的交往变得稀少,远方的你却还关心我的生活起居。我虽然自视甚高,但实际上我的条件简陋,无人能比。我因为作诗辛苦,所以对诗债感到厌烦,长时间感到羞愧,因为时代清明而自己没有写出有价值的谏言书。在郭隗台前回首往事,几行春天的树木让我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官职和健康问题与朋友疏远,同时对自己的文学成就和政治贡献感到不满和自责。诗中运用了“敝帚千金”和“短檠二尺”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困境和自嘲。最后,通过对郭隗台和春树的描写,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童轩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