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立之太常先生再赴南京

南国旧衣冠,重游兴未阑。 文章周柱史,礼乐汉祠官。 台阁抡材久,郊亭话别难。 直应行色好,梅柳遍江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国:指南方地区。
  • 衣冠:指士大夫的服饰,借指士大夫、官绅。
  • 重游:再次游览。
  • 兴未阑:兴致未尽。
  • 周柱史:指周代的史官,这里借指李立之的文才。
  • 汉祠官:指汉代的祠官,这里借指李立之的礼乐才能。
  • 台阁:指朝廷中的高级官署。
  • 抡材:选拔人才。
  • 郊亭:城外的亭子,常用于送别。
  • 行色:指出行的样子或气氛。
  • 江干:江边。

翻译

南方的士大夫再次游览,兴致依旧未尽。 你的文章如同周代的史官般精彩,礼乐才能堪比汉代的祠官。 在朝廷中久负选拔人才之名,城外的亭子里话别却难舍难分。 你的出行气氛一定很好,梅树和柳树遍布江边,景色宜人。

赏析

这首诗是程敏政送别李立之再赴南京的作品。诗中,程敏政赞美了李立之的文才和礼乐才能,将其比作周代的史官和汉代的祠官,显示出对李立之的高度评价。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李立之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其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