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日至南山

一夜春溪落涨痕,不知春色遍郊原。 青山麦垄东西坂,流水桃园上下村。 鹿迹半惊樵客过,禽声如答路人言。 举头不觉先茔近,两两乔松护石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溪落涨痕:春水上涨,溪流中的痕迹。
  • 青山麦垄:青翠的山坡上,麦田成垄。
  • 东西坂:东西方向的山坡。
  • 流水桃园:流水环绕的桃花园。
  • 上下村:村庄分布在河流的上下游。
  • 鹿迹:鹿的足迹。
  • 樵客:砍柴的人。
  • 路人言:过路人的话语。
  • 先茔:祖先的坟墓。
  • 乔松:高大的松树。

翻译

一夜之间,春水上涨,溪流中留下了新的痕迹,却不知道春色已经遍布了整个郊野。青翠的山坡上,麦田成垄,东西方向的山坡上都是如此;流水环绕的桃花园,村庄分布在河流的上下游。鹿的足迹让人半是惊讶,半是好奇,仿佛在告诉砍柴的人这里曾经有鹿经过;鸟儿的叫声似乎在回应着过路人的话语。抬头一看,不知不觉中祖先的坟墓已经近在眼前,两两高大的松树守护着石门。

赏析

这首作品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春日郊外的生机盎然。诗中“春溪落涨痕”一句,既表现了春水的活力,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后文通过对青山、麦垄、流水、桃园等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春天的丰富多彩。最后,诗人以“先茔近”和“乔松护石门”作结,不仅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也增添了诗作的深沉与庄重。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先人的敬仰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