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克斋为王奉常炜
奉常有清卿,斋居名曰克。顾名以思义,思之吾未得。
得非孔颜徒,为仁在一日。夫克亦何名?精军以胜敌。
虎贲三千人,一心同一德。所向尽披靡,不追亡逐北。
何名为精军?天理乃天则。颜氏事斯语,养锐有馀力。
至明且至健,勿之不容息。中军如不精,空拳控勍贼。
天定人亦泯,吾语克斋克。或言道何克?能事非持国。
天理天所为,自然本无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常:古代官名,掌管宗庙礼仪。
- 清卿:指清廉的官员。
- 克:这里指克制、战胜。
- 孔颜徒:指孔子和颜回的弟子,泛指儒家学者。
- 为仁在一日:指每天都在追求仁德。
- 精军:精锐的军队。
- 虎贲:古代勇士的称号,这里指勇猛的士兵。
- 三千人:泛指众多的人。
- 一心同一德:指众人同心协力,目标一致。
- 披靡:原指草木随风倒伏,这里比喻被打败。
- 亡逐北:指追击败逃的敌人。
- 天则:天道的法则。
- 颜氏:指颜回,孔子的弟子。
- 养锐有馀力:指积蓄力量,保持锐气。
- 至明且至健:极其明智且极其强健。
- 不容息:不容许有丝毫的懈怠。
- 空拳控勍贼:空手控制强敌。
- 天定人亦泯:天意决定人的命运,人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
- 能事非持国:指有能力的事情并非仅仅是治理国家。
- 天理天所为:天理是自然形成的。
- 自然本无作:自然本身就是无为而治的。
翻译
奉常是一位清廉的官员,他的居所名为“克斋”。看到这个名字,我思考其含义,但尚未完全理解。 这难道不是孔子和颜回的弟子,每天都在追求仁德吗?那么“克”又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精锐的军队战胜敌人。 像虎贲那样的三千勇士,他们同心协力,目标一致。他们的力量所向披靡,不需要追击败逃的敌人。 什么是精锐的军队?那就是遵循天道的法则。颜回遵循这句话,积蓄力量,保持锐气。 他极其明智且极其强健,不容许有丝毫的懈怠。如果中军不够精锐,就如同空手控制强敌。 天意决定人的命运,人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我所说的“克”就是这样的。 有人说,道何必要克制?有能力的事情并非仅仅是治理国家。天理是自然形成的,自然本身就是无为而治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克斋”名字的思考,探讨了儒家追求仁德的理念和天理的自然法则。诗中以精锐的军队比喻追求仁德的决心和力量,强调了同心协力和不懈追求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天意的敬畏和对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和天道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