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寇子之南都三首

一莺或两莺,嘤嘤若求善。 意气正相感,忽值时节变。 时节日已变,君行日已远。 一隔如参商,咫尺不相见。 相见不尽情,相思难嗣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嘤嘤:(yīng yīng) 形容鸟叫声。
  • 时节变:指季节或时间的变迁。
  • 参商:古代星宿名,参星在西而商星在东,当一个上升,另一个下沉,故不相见。比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 嗣声:继续发声,这里指继续表达思念之情。

翻译

一只或两只莺鸟,发出嘤嘤的叫声,仿佛在寻求善良的回应。 它们的意气正在相互感应,却突然遇到了时节的变迁。 时节已经改变,你离去的脚步也越来越远。 一旦分离就像参星和商星,即使距离很近也无法相见。 相见时无法尽情表达情感,相思之情也难以持续发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莺鸟的嘤嘤叫声和时节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诗中运用了参商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分离的无奈和相思的苦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