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马溪田纳言归陕右

圣途日芜秽,宇宙何寥焉。 天下皆尚同,人人信其贤。 自我抱兹独,世贤多烦冤。 蔼蔼溪田子,倾盖独相怜。 见嗟大科训,交契十年前。 邂逅金陵游,载歌伐木篇。 岂伊人事乖,聚散如云烟。 风云安可期,见月忆同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芜秽(wú huì):荒废,杂乱。
  • 寥焉(liáo yān):空旷,寂静。
  • 尚同:推崇相同,指人们追求一致。
  • 烦冤(fán yuān):烦恼,冤屈。
  • 蔼蔼(ǎi ǎi):和蔼可亲的样子。
  • 倾盖:指初次见面就如同老朋友一样亲密。
  • 大科训:可能是指某种重要的教诲或训诫。
  • 交契:深厚的友情。
  •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 伐木篇:可能指《诗经》中的《伐木》篇,象征友谊。
  • 人事乖:人事不顺,不如意。
  • 聚散如云烟:形容人们的相聚和分离如同云烟一样无常。
  • 风云安可期:风云变幻,难以预料。
  • 见月忆同天:看到月亮就想起同在一片天空下的朋友。

翻译

圣人的道路日渐荒废,宇宙间显得空旷而寂静。 天下人都追求一致,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贤者。 而我独自怀抱着这份独特,世间贤者多有烦恼和冤屈。 和蔼可亲的溪田子啊,我们初次见面就如同老朋友般相互怜惜。 他对我重要的教诲表示赞叹,我们的友情在十年前就已经结下。 在金陵偶然相遇,我们共同歌唱《伐木》篇。 岂料人事不顺,相聚和分离如同云烟一样无常。 风云变幻难以预料,看到月亮就想起同在一片天空下的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马溪田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圣途日芜秽,宇宙何寥焉”描绘了时代的荒废与寂静,而“天下皆尚同,人人信其贤”则反映了人们盲目追求一致的心态。诗人通过与马溪田的交往,展现了真挚的友情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诗的结尾“风云安可期,见月忆同天”以月亮为媒介,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