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寺与郑宁时清郑鹏万里二上舍联句三首

追陪冠盖访招提,隔断红尘水一溪。 青草散遥支遁马,绿苔深护谪仙题。 檐前鸟奏笙簧巧,天外峰攒剑戟齐。 景物自淹行乐地,啸歌须待日沈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追陪:追随陪伴。
  • 冠盖: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员。
  • 招提:寺庙的别称。
  • 隔断:阻隔,使断绝。
  • 红尘:人世间的繁华纷扰。
  • 青草:绿色的草。
  • 散遥:散布在远处。
  • 支遁马:支遁是东晋时期的僧人,传说他骑的马能飞天,这里指远处的马。
  • 绿苔:生长在阴湿地方的绿色苔藓。
  • 谪仙:被贬下凡的仙人,这里指高人隐士。
  • 笙簧: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形容鸟鸣声。
  • 剑戟:古代的兵器,这里形容山峰的形状。
  • 啸歌:高声歌唱。
  • 沈西:沉没于西方,即太阳落山。

翻译

追随官员们一同访问寺庙,一条溪水隔绝了尘世的纷扰。远处青草地上散布着支遁的马,深绿的苔藓保护着隐士的题字。屋檐前鸟儿鸣叫如笙簧般巧妙,天边的山峰排列如剑戟般整齐。美景留住了我们游乐的地方,高声歌唱要等到太阳西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程敏政与友人一同访问水西寺的情景。诗中,“隔断红尘水一溪”一句,即表达了寺庙与尘世的隔离,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青草散遥支遁马”和“绿苔深护谪仙题”,进一步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啸歌须待日沈西”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以及对悠闲生活的享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尘世之外宁静生活的渴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