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饮承天寺为沈启南题林和靖二帖上有谢安抚印记

咸平处士骨已稿,尺素谁传双鲤鱼。 宝藏尚有安抚印,遗藁元无封禅书。 人清并遣乌亦好,字劲宛得梅之馀。 东风古寺拭卷目,想像西湖云水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咸平:宋真宗年号,此处指林和靖生活的时代。
  • 处士:古代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 骨已稿:指人已去世,骨已成灰。
  • 尺素:古代书写用的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幅的书法或书信。
  • 双鲤鱼:古代木板刻书,常刻成鱼形,两块木板合在一起,用线捆扎,称为“双鲤鱼”,此处指书信。
  • 安抚印记:指谢安抚的印章,谢安抚是宋代官员,曾在林和靖的书法作品上盖章。
  • 遗藁:指遗留下来的草稿或未完成的作品。
  • 封禅书:古代帝王封禅时所写的文书。
  • 人清:指人品清高。
  • 乌亦好:指乌鸦也显得美好,比喻环境清雅。
  • 梅之馀:指梅花的余韵,比喻书法的韵味。
  • 东风:春风。
  • 拭卷目:指擦拭眼睛,准备仔细观看。
  • 云水居:指隐居的地方,多指山水之间。

翻译

咸平时期的隐士林和靖已逝,他的书信却通过双鲤鱼的传说流传下来。这些珍贵的书法作品上,还保留着谢安抚的印章,而他的遗稿中却没有封禅的文书。他的书法清雅,连乌鸦也显得美好,字迹刚劲有力,仿佛梅花的余韵。春风吹拂着古寺,我擦拭眼睛,准备仔细观看这些作品,想象着他在西湖云水之间的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林和靖书法作品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的敬仰之情。诗中,“尺素谁传双鲤鱼”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双鲤鱼的典故,暗示了林和靖书信的珍贵和流传之广。后文通过对书法的赞美,进一步体现了林和靖的高洁品格和卓越才华。结尾处的“东风古寺拭卷目,想像西湖云水居”,则通过春风、古寺、西湖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林和靖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