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县城南拜亚圣祠下

万年文运若循环,此道谁堪继孔颜。 但使七篇当世用,便应三代旧风还。 子孙故里题邹国,俎豆严祠对峄山。 下马望尘修敬处,夕阳川上水潺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亚圣祠:指供奉孟子的祠堂。
  • 孔颜:孔子和颜回,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
  • 七篇:指《孟子》一书,共七篇。
  •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古代中国最早的三个朝代,被视为理想的社会模式。
  • 俎豆: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器具,这里指祭祀。
  • 峄山:山名,位于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

翻译

文运的兴衰似乎遵循着某种循环,谁能继承孔子和颜回的道统呢? 只要《孟子》这七篇著作能被当世所用,那么三代时期的古风就能回归。 孟子的子孙在故里邹国被尊崇,祭祀的祠堂庄严地面对着峄山。 我下马望向尘土飞扬的地方,表达我的敬意,夕阳下,河上的水声潺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孟子及其学说的尊崇,以及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期望。诗中,“万年文运若循环”一句,既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也隐含了对当时文化状况的反思。通过“七篇当世用”与“三代旧风还”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孟子学说能够被重视并带来社会风气转变的希望。结尾的“夕阳川上水潺潺”则以景结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