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户部尚书三山黄公哀挽

幸承恩渥许还山,便遣悲声彻帝关。 六帙光阴销鹤算,四朝勋业重鹓班。 归装只有图书刻,遗像空留剑佩颜。 名与庆源应不竭,七闽流水共潺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恩渥:恩泽深厚。
  • 帝关:皇帝的宫门,这里指朝廷。
  • 六帙:六十岁。帙,古代以十年为一帙。
  • 鹤算:比喻高寿。
  • 四朝:指连续经历四个朝代。
  • 鹓班:古代官员的行列,比喻高官显贵。
  • 剑佩:佩剑,古代官员的装饰,这里指黄公的遗像。
  • 七闽:指古代福建地区,因福建有七个闽越部落而得名。

翻译

幸运地承受了深厚的恩泽,被允许归隐山林,却让悲痛的消息传遍了朝廷。 六十年的光阴如同鹤的寿命一般消逝,连续经历了四个朝代的功勋显赫,地位尊贵。 归乡的行囊中只有图书和刻印,留下的遗像上空留着佩剑的英姿。 他的名声和家族的源远流长不会枯竭,如同福建的流水一样潺潺不息。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南京户部尚书黄公的哀悼与敬仰。诗中,“幸承恩渥许还山”一句,既表达了对黄公得到皇帝恩准归隐的羡慕,又暗含了对黄公离世的悲痛。后文通过对黄公一生功绩的回顾,如“六帙光阴销鹤算,四朝勋业重鹓班”,展现了其显赫的地位和卓越的贡献。结尾的“名与庆源应不竭,七闽流水共潺潺”则寓意黄公的名声和家族的荣耀将如福建的流水一般,源远流长,永不停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