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和尚义堂诗韵

· 程通
臣子须知仁义先,敢云卑末两能全。 侧身天地求无愧,托迹培塿莫有传。 拟易漫同扬子宅,怜贫安得范文田。 君王下赠琼瑶句,蓬壁生辉韵更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卑末:地位低下。
  • 侧身:置身。
  • 培塿:小土丘,比喻低微的地位。
  • 托迹:寄托身迹,指隐居或避世。
  • 扬子宅:扬雄的住宅,扬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此处指学习文学。
  • 范文田:范仲淹的田地,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此处指救济贫困。
  • 琼瑶句:美好的诗句。
  • 蓬壁生辉:形容因得到赞美或赠诗而感到荣幸。

翻译

作为臣子,必须以仁义为先,我虽地位低下,但敢言两全其美。我置身于天地之间,追求无愧于心,寄托于低微之地,不求传世。我试图改变,却与扬雄的宅邸相去甚远,怜悯贫穷,却无法像范仲淹那样拥有救济的田地。君王赐予我美好的诗句,让我这简陋的居所也生辉,诗韵更加绵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作为臣子的自我期许和对仁义的坚持,尽管自认地位卑微,但仍追求内心的无愧和道德的完善。诗中通过对比扬雄和范仲淹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和济贫的向往与无奈。最后,诗人感激君王的赏识,使得自己的生活和诗作都增添了光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文学追求。

程通

明徽州府绩溪人,字彦亨。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辽府纪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随辽王南归京师,上封事,陈备御策,进左长史。永乐初,从辽王徙荆州。旋上封事被发,下狱死。 ► 227篇诗文

程通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