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青:绘画艺术。
- 黄公望:元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
- 瀼东:地名,指瀼水之东,这里可能指画中的山水景色。
- 悬瀑:悬挂的瀑布。
- 飞桥:高悬或凌空的桥梁。
- 苏门士:指苏门四学士,即苏轼的门生。
- 雁荡翁:指雁荡山中的隐士或仙人。
- 招隐操:招引隐士的乐曲。
- 苔石:长满苔藓的石头。
翻译
在绘画艺术中,黄公望的名声早已远扬,他的一幅山水画仿佛描绘了瀼水东边的景色。画中,悬挂的瀑布如同从天而降的早雪,高悬的桥梁在水面上宛如晴天里的彩虹。与苏门四学士谈论玄学,偶然间,采药却迷失在雁荡山中的隐士。真希望能弹奏一曲招引隐士的乐曲,共同坐在长满苔藓的石头上,面对着松林中的风。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黄公望的山水画技艺,通过描绘画中的瀑布和桥梁,展现了画面的生动与美丽。诗中提及与苏门士的玄学交流和雁荡翁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最后,诗人希望能通过音乐与隐士共享这份宁静与和谐,体现了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