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乐为晋陵胡叔虞赋
落落妫公孙,远有叔虞子。
处世宁无才,平居不干仕。
一觞与一咏,顾我方乐只。
此身非草木,有生胡弗喜。
而况得为男,已历好年纪。
兴来鼓三终,所得亦云侈。
茫茫天地间,岂不解同是。
永日行畏途,沈酣未知止。
千载鹿裘翁,见取尼山氏。
长歌念伊人,迢遥隔州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落落:形容人孤傲不群,超然物外。
- 妫公孙:指古代传说中的贤人,这里用作比喻。
- 叔虞子:指古代贤人叔虞的后代,这里用作比喻。
- 干仕:谋求官职。
- 觞:古代盛酒器。
- 乐只:快乐的样子。
- 草木:比喻无情无感。
- 三终:古代乐曲演奏完毕称为一终,三终即演奏了三次。
- 云侈:形容很多,丰富。
- 畏途:艰险的道路。
- 沈酣:沉醉。
- 鹿裘翁:指古代隐士,穿着简朴的鹿皮衣。
- 尼山氏:指孔子,因孔子出生于尼山。
- 迢遥:遥远。
翻译
孤傲的妫公孙,远有叔虞的后代。 虽处世未必无才,但平日不谋求官职。 一杯酒,一首诗,我正享受着快乐。 此身非无情草木,有生命怎能不欢喜。 何况身为男子,已过了美好的年纪。 兴致来时演奏三曲,所得已很丰富。 茫茫天地间,怎能不解同是此理。 整日行走在艰险的道路上,沉醉其中不知止境。 千载之后,穿着鹿皮衣的隐士,被孔子所见取。 长歌思念那人,却遥隔州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漠。诗中“落落妫公孙,远有叔虞子”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而“一觞与一咏,顾我方乐只”则展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快乐。通过对“畏途”和“沈酣”的对比,诗人在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不满。最后,通过提及“鹿裘翁”和“尼山氏”,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与李宾之游海云寺 》 —— [ 明 ] 程敏政
- 《 七日与浯村大畈诸眷家别 》 —— [ 明 ] 程敏政
- 《 自断石与司训黄伦汝彝及亲契汪锭克成族孙乙汰万并载竹筏沿溪泛至流塘饮詹贵存中家道中联句五首 》 —— [ 明 ] 程敏政
- 《 分得先字寿致仕谢太守 》 —— [ 明 ] 程敏政
- 《 盆池莲盛开 》 —— [ 明 ] 程敏政
- 《 题陆谕德鼎仪海榴书屋图 》 —— [ 明 ] 程敏政
- 《 隐士五首楚狂 》 —— [ 明 ] 程敏政
- 《 留别临清诸宗戚之客寓者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