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车马客行
席为门,茅盖屋,穷巷萧然媚幽独。里中却有张氏翁,能识陈郎非碌碌。
有女不嫁王侯族,愿与陈郎侍栉沐。陈郎居处非楼台,席门终日凌风开。
巍冠时有长者来,车轮马足飞黄埃。蛟螭自古困泥滓,男儿岂久居蒿莱。
伟哉陈郎被戎服,从赤龙,逐秦鹿,宰制天下如宰肉。
分茅既受五侯封,秉钧更享千钟禄。张氏女,鬓未苍,鱼轩命服何煌煌。
始知乃翁眼力长,何事儿孙废绳武,不知门外有韦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席为门:以草席作为门。
- 茅盖屋:用茅草覆盖屋顶。
- 幽独:幽静而独立。
- 碌碌:平庸无能。
- 栉沐:梳洗打扮,这里指日常生活。
- 巍冠:高大的帽子,指显贵之人。
- 飞黄埃:形容车马奔驰时扬起的尘土。
- 蛟螭:古代传说中的龙类生物。
- 泥滓:泥泞和渣滓,比喻困境。
- 蒿莱:野草,比喻平民生活。
- 逐秦鹿:追逐秦朝的权力,比喻争夺天下。
- 宰制:统治,控制。
- 分茅:古代封赏时,将茅草分给诸侯,象征土地和权力。
- 秉钧:执掌大权。
- 千钟禄:极高的俸禄。
- 鱼轩:古代贵族妇女乘坐的车。
- 绳武:继承祖先的事业。
- 韦郎:指普通男子,这里可能指陈郎。
翻译
以草席作门,茅草盖屋,这偏僻的小巷虽然简陋却自得其乐。村里有位张姓老翁,能看出陈郎并非平庸之辈。
张翁的女儿不愿嫁给王侯贵族,宁愿与陈郎共度平凡生活。陈郎的住所并无华丽楼台,只有一扇终日敞开的草席门。
时常有戴着高大帽子的显贵来访,车马奔驰扬起一片尘土。自古以来,蛟龙和螭龙都曾被困于泥泞,男儿又岂能长久居于草野之中。
陈郎英勇地穿上戎装,追随赤龙,争夺天下,如同熟练的屠夫宰割肉块般统治天下。
他受封五侯,掌握大权,享受着丰厚的俸禄。张氏的女儿,发丝未白,乘坐着华丽的鱼轩,穿着光彩夺目的命服。
这时才知道张翁的眼光独到,为何他的儿孙们废弃了祖先的事业,却不知门外还有像陈郎这样的英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陈郎从贫寒到显贵的转变,展现了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诗中,张翁的远见卓识和女儿的选择,与陈郎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对个人才能和机遇的赞美。同时,诗也隐含了对社会阶层流动和个人奋斗的肯定,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诗歌传达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因与于文远郑时清同步东城上晚归得诗六绝其一越国汪公庙唐诰 》 —— [ 明 ] 程敏政
- 《 刘挥使宅在南城下新起西楼予将题之曰揽胜先拟寄之 》 —— [ 明 ] 程敏政
- 《 题歙人徐昊所藏十八学士图 》 —— [ 明 ] 程敏政
- 《 送张郎中彦质省亲还蜀 》 —— [ 明 ] 程敏政
- 《 题扇赠智亨郑隐君 》 —— [ 明 ] 程敏政
- 《 次陈白沙太史韵送广东何贡士赴南京光禄署正 》 —— [ 明 ] 程敏政
- 《 爱山亭为赵梦麟主事赋 》 —— [ 明 ] 程敏政
- 《 送编修刘可大还广东省母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