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文振方伯王景端都阃诸公邀饯灵隐寺

偃盖松间载酒行,才惊飘泊过清明。 五年别向兹山会,两月春无此日晴。 石古谁参圆泽偈,井湮犹带葛洪名。 酒酣又是分携处,情比江潮晚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偃盖:形容松树枝叶横垂,张如伞盖。
  • 载酒行:带着酒行走,指游玩饮酒。
  • 飘泊:原指船只随波漂流,这里比喻时光流逝。
  • 清明: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气。
  • 兹山:此山,指灵隐寺所在的山。
  • 圆泽:唐代高僧,传说中与李源有三生石上的约定。
  • 葛洪:东晋时期的道教学者,医药学家。
  • 酒酣:饮酒至酣畅之时。
  • 分携:分别,分手。
  • 江潮:江中的潮水,这里比喻情感的起伏。

翻译

在松树枝叶如伞盖般张开的树下,我们带着酒行走,刚刚惊觉时光已随波逐流,过了清明。五年前的离别,今天在此山重逢,两个月来的春天,没有哪一天像今天这样晴朗。古老的石头,谁能参透圆泽高僧的偈语?井水虽已干涸,但仍带着葛洪的名字。饮酒至酣畅之时,又是分别的时刻,我们的情感如同江中的潮水,到了晚上还未平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灵隐寺的聚会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时光流逝与友情的珍贵。诗中“偃盖松间载酒行”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在松树下的惬意时光,“才惊飘泊过清明”则透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古石和井的描写,引入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结尾的“酒酣又是分携处,情比江潮晚未平”则深情地表达了与朋友分别时的不舍和情感的激荡。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