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仪宾入庆归藩

入觐年来第几番,金绯光彩又南辕。 府僚北阙随称寿,帝子东都久奉藩。 千里关山忘跋涉,一冬天气足寒暄。 坐怜亲戚无堪赠,倾倒奚囊与赠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入觐(rù jìn):指地方官员进京朝见皇帝。
  • 金绯:指金色的官服和红色的绶带,象征高官显贵。
  • 南辕:指南行的车,比喻返回南方。
  • 北阙:指皇宫的北门,代指朝廷。
  • 东都:指南京,明代曾以南京为都城。
  • 奉藩:指在地方上任职,维护地方秩序。
  • 跋涉(bá shè):长途艰苦的行走。
  • 寒暄(hán xuān):问候与应酬。
  • 奚囊:指诗囊,古代诗人用来装诗稿的袋子。

翻译

这些年来,你进京朝见皇帝已经是第几次了,穿着金色的官服和红色的绶带,光彩照人,现在又要驾车南归。你作为府中的僚属,在朝廷中随着众人一同庆祝,而作为帝子,你已在东都南京长久地担任地方官职,维护一方安宁。千里迢迢的关山,你已忘记了跋涉的艰辛,整个冬天,天气变化无常,你却足以应对各种寒暄。坐在那里,我感到亲戚间没有什么可以赠送的,只能倾尽诗囊,给你留下赠言。

赏析

这首诗是程敏政送别周仪宾的作品,表达了对周仪宾多次入京朝见皇帝的敬佩,以及对其南归的祝福。诗中通过“金绯光彩又南辕”描绘了周仪宾的尊贵与归途,而“府僚北阙随称寿,帝子东都久奉藩”则展现了其在朝廷和地方的双重身份与职责。后两句“千里关山忘跋涉,一冬天气足寒暄”既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反映了周仪宾的坚韧与适应能力。最后,诗人以“倾倒奚囊与赠言”作为送别,表达了对周仪宾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