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夜独坐书院有怀时承之还歙天爵入城敬之还汊口师鲁还率口逸清访彦夫于祁门

月上前山久,怀人坐夜深。 乱蛙鸣暗浦,一猰叫空林。 野屐东西惯,尘编岁月侵。 独馀窗下竹,能识个中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è):地名,今安徽省歙县。
  • 汊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率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祁门:地名,今安徽省祁门县。
  • 野屐:指在野外行走时穿的鞋。
  • 尘编:指积满灰尘的书籍,比喻久未翻阅的书籍。

翻译

月亮早已升上夜空,我独自坐在书院中,思念着远方的友人,夜已深沉。 蛙声在昏暗的水边杂乱无章地响起,一只猰(一种野兽)在空旷的林中孤独地叫唤。 我习惯穿着野屐四处行走,而那些积满灰尘的书籍则见证了岁月的流逝。 唯独窗下的竹子,似乎能理解我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书院中的静谧与孤独,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月上前山久”一句,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又烘托出诗人独坐的孤寂。后文通过“乱蛙”与“一猰”的叫声,进一步以动衬静,加深了夜的寂静与诗人的孤独感。结尾处,诗人以窗下竹子为伴,寄托了内心的情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