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学宪副东园郑君廷纲置酒富春驿亭叙旧得联句三首
讲筵同及事先皇,谪下西湖两鬓霜。
潦倒一尊仍话别,联翩孤榻此追凉。
江声树色催诗急,竹笋溪鱼入馔香。
握手严陵山下路,谁知身世在他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宪副:明代对按察副使的尊称。
- 东园郑君廷纲:人名,郑廷纲,字东园。
- 叙旧:回忆往事,谈论旧日情谊。
- 富春驿亭:位于浙江富春江畔的驿站亭子。
- 讲筵:讲学的地方。
- 及事:参与事务。
- 先皇:已故的皇帝。
- 谪下:被贬谪到。
- 西湖:杭州的西湖。
- 两鬓霜:比喻年老,两鬓斑白如霜。
- 潦倒:颓废,不得志。
- 一尊:一杯酒。
- 话别:告别时说话。
- 联翩:形容连续不断。
- 孤榻:孤独的床榻。
- 追凉:寻找凉爽。
- 江声树色:江水的声音和树木的颜色。
- 竹笋溪鱼:竹笋和溪中的鱼。
- 入馔:成为食物。
- 香:美味。
- 握手:表示友好或告别的动作。
- 严陵山:山名,位于浙江。
- 身世:个人的经历和境遇。
- 他乡:异乡,外地。
翻译
我们曾在先皇的讲学之地共同参与事务,如今被贬谪到西湖,两鬓已如霜白。在这颓废不得志的时刻,我们举杯告别,连续不断地在孤独的床榻上寻找凉爽。江水的声音和树木的颜色催促着我们写下诗句,竹笋和溪中的鱼成为美味的食物。在严陵山下的路上握手告别,谁知道我们的身世竟在异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富春驿亭的离别场景,通过对往昔共同经历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身世的无奈。诗中“讲筵同及事先皇”一句,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曾经的荣耀,也暗含了对先皇的怀念。“谪下西湖两鬓霜”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被贬后的凄凉景象。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太白骑鲸图 》 —— [ 明 ] 程敏政
- 《 定海李挥使东溟一览卷 》 —— [ 明 ] 程敏政
- 《 宁国县道中 》 —— [ 明 ] 程敏政
- 《 钱塘沈德自成化丁亥以来从家君征川贵山都掌之夷又从平江伯出镇两广总督漕运清谨之操三度如一家君荐之始自从事为选人平江凡七荐之乃自江淮卫知事改隶通政司于是荐绅君子无不嘉君之能获乎二公也拜命言旋赋诗以赠 》 —— [ 明 ] 程敏政
- 《 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画 其二 》 —— [ 明 ] 程敏政
- 《 秋日杂兴二十首 》 —— [ 明 ] 程敏政
- 《 下陵与李学士宾之联句 》 —— [ 明 ] 程敏政
- 《 八月九日醉书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