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寅: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年表查询。
-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即春节前夜。
- 饯岁:辞别旧岁,迎接新年。
- 朝元:指朝会,古代皇帝接见群臣的仪式。
- 宫袍:官员在朝会时穿的礼服。
- 守岁:除夕夜不睡觉,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 煖浊醪:煖(nuǎn),温暖;浊醪(láo),浊酒,指未经过滤的酒。
- 三品职衔:古代官职分为九品,三品属于较高的官职。
- 诗债:指应酬诗作,即应别人请求而作的诗。
- 东风:春风。
- 蓬户:简陋的房屋,指贫寒之家。
- 北雪:北方的雪,这里可能指北方的寒冷。
- 扈行:随从行走。
- 仙仗:指皇帝的仪仗。
翻译
在甲寅年的除夕之夜,我为了辞别旧岁而作此诗。 早晨我先自行整理朝会的宫袍,守岁时又叫人温热了浊酒。 我对自己的三品官职感到忧愁,觉得不相称,幸好一年的诗作应酬已经大致完成。 春风悄悄地吹进了贫寒之家,北方的雪似乎也增添了我鬓角的白色。 我更嘱咐小儿要早起,跟随皇帝的仪仗,不要怕辛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官员程敏政在除夕之夜的感慨与期待。诗中,“朝元先自拭宫袍”展现了诗人对朝会的重视,而“守岁仍呼煖浊醪”则体现了节日的温馨与传统习俗。诗人在表达对自己官职的不满与忧虑的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一年诗作应酬的解脱感。最后,诗人对未来的展望,通过“东风暗转窥蓬户”和“北雪公添入鬓毛”的对比,既展现了岁月的流转,也暗示了对新一年的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变迁的深刻感受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送中书舍人桐城何志廉赴南京刑部员外予较艺礼闱志廉实预事于帘内 》 —— [ 明 ] 程敏政
- 《 半閒为武进周处士彦常赋 》 —— [ 明 ] 程敏政
- 《 宿溪西竹屋 》 —— [ 明 ] 程敏政
- 《 虎丘之游沈启南在坐作画一幅再赋一首 》 —— [ 明 ] 程敏政
- 《 避暑李符台宅 》 —— [ 明 ] 程敏政
- 《 谒陵承西涯翰长有诗相饯次韵五篇其一道中作 》 —— [ 明 ] 程敏政
- 《 宁国蒋氏山居四景竹屋书巢 》 —— [ 明 ] 程敏政
- 《 早过车田村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