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
樟山何有,有玉有泉。
亦白其色,亦澄其源。
温温君子,既洁且贞。
挠之弗浊,磨而不磷。
人亦有言,儒为席珍。
德既方止,亦既章止。
圭瓒黄流,庶几将止。
维此懿德,不息则久。
借曰未试,亦既尔有。
苟或不臧,鲜不愧负。
抵鹊是弃,濯足自取。
尚慎旃哉,俾遗尔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樟山:一种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亦澄其源:源头的泉水清澈。
- 温温君子:温和有礼的君子。
- 挠之弗浊:搅动它也不会变浑浊。
- 磨而不磷:磨砺也不会变薄。
- 儒为席珍:儒家学者如同珍贵的席子。
- 圭瓒黄流:圭瓒是一种玉器,黄流指美酒。
- 维此懿德:这样的美德。
- 借曰未试:如果说还未尝试。
- 苟或不臧:如果不好。
- 抵鹊是弃:抵挡喜鹊就是放弃。
- 濯足自取:洗脚是自己取水。
- 尚慎旃哉:还要谨慎啊。
翻译
樟山上有什么?有玉石和泉水。 泉水的颜色洁白,源头清澈。 像温和的君子,清洁而坚贞。 即使搅动也不会浑浊,即使磨砺也不会变薄。 人们常说,儒家学者如同珍贵的席子。 德行已经确立,也已经显露。 用圭瓒盛装美酒,或许即将实现。 这样的美德,不停止就会长久。 如果说还未尝试,也已经有所拥有。 如果不好,很少不感到羞愧。 抵挡喜鹊就是放弃,洗脚是自己取水。 还要谨慎啊,以免留给后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玉泉的比喻,赞美了君子的美德和儒者的价值。诗中“温温君子,既洁且贞”直接描绘了君子的品质,而“儒为席珍”则体现了儒者的珍贵。后文通过“圭瓒黄流”等意象,暗示了美德的实现和传承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德的推崇和对后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