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十七首

此心从太古,百年我何求。 德由天性合,道以形化流。 虚无求神仙,削迹违人谋。 生死道自然,夭寿何足忧。 敦土心不变,安仁意无愁。 长与道义生,天地可自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é):品德、道德
  • 虚无(xū wú):空无所有
  • 神仙(shén xiān):指神和仙,传说中的神灵和长生不老的人
  • 削迹(xuē jì):避世隐居
  • 夭寿(yāo shòu):早夭或长寿
  • 敦土(dūn tǔ):敬重土地
  • 安仁(ān rén):安定仁爱

翻译

这颗心源自遥远的古代,百年来我追求的是什么呢?品德是由天性与人性相合而来,道则是以形态变化而流动。不追求神仙般的虚无,避世隐居违背了人世间的规则。生死的道路自然而然,早逝或长寿又有何需忧虑呢?敬重土地的心不会改变,安定仁爱的意念也无忧无虑。长久坚持道义,便可在天地间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追求。作者认为,人应当顺应天性,注重品德,不追求虚无的神仙之道,也不逃避现实世界的责任。生死自有其规律,人无需过于担忧。同时,作者强调敬重土地,注重安定仁爱,坚持道义,便可在天地间获得自由。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于人生境界和处世态度的深刻思考。

林大钦

林大钦,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 3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