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谒武侯陪陈提学佥宪二首

· 林光
卧龙胜处久模糊,寻访欢承拉老夫。 三顾迹经今日眼,千年人貌旧时图。 躬耕活水田犹在,抱膝苍崖石尚孤。 莫道斯文没关系,风光随处偃莱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隆中:指隆中对,古代地名,今四川南充一带。
  • :拜见。
  • 武侯:指刘备,字玄德,号公瑾,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
  • :陪同。
  • 陈提学:指陈宫,字公台,三国时期刘备的谋士。
  • 佥宪:一同担任官职。
  • 卧龙: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 寻访:寻找。
  • 欢承拉: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 老夫:指诸葛亮。
  • 三顾: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
  • 迹经:经历。
  • 人貌:容貌。
  • 躬耕:亲自耕种。
  • 活水:流动的水。
  • 抱膝:双膝抱住。
  • 苍崖:高大陡峭的山崖。
  • 斯文:指文化。
  • 偃莱芜:指平淡无奇。

翻译

隆中见过武侯,陪同陈提学一同担任官职。 卧龙的事迹久已模糊,寻找欢承拉老夫。 三次拜访的经历如今在眼前,千年前的容貌昔日图景。 亲自耕种活水田依旧在,双膝抱膝在苍崖石上仍孤立。 不要说文化已经消失,风光随处平淡无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隆中、武侯、陈提学等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现代文的翻译,使古诗内容更加通俗易懂,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