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保大司寇总制洪两峰先生隆中谒武侯兼承致前美建议立祠之意各依韵奉答二首

· 林光
思齐前烈扫边尘,龙卧贤豪世绝伦。 祠下一时来展拜,隆中千古托交神。 侯声道义终扶汉,公仗天威讨不臣。 却忆纵擒多妙算,岂无灵感佑吾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少保(shào bǎo):古代官职名,位居三公之下,掌管刑狱。 大司寇(dà sī kòu):古代官职名,掌管刑狱之事。 洪两峰(hóng liǎng fēng):指洪承畴和洪熙官,两位明代名臣。 隆中(lóng zhōng):指诸葛亮的隆中对。 武侯(wǔ hóu):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 承致(chéng zhì):接受并传达。 美建议(měi jiàn yì):美好的建议。 立祠(lì cí):建立祠堂,供奉祭祀。 依韵(yī yùn):按照韵律。 奉答(fèng dá):回答。 擒(qín):俘虏。 灵感(líng gǎn):神灵的感应。

翻译

少保大司寇总制洪两峰先生,隆中谒武侯,接受并传达前人美好的建议,各按照韵律回答两首。

思念前代英烈扫除边疆的尘埃,龙卧的贤明豪杰世间无双。在祠堂下,一时前来展拜,隆中千古托付于神明。武侯的声誉与道义终将扶持汉室,公仗着天威讨伐不臣。回想起当年纵横捕获敌人的多种妙计,岂会没有神灵的感应庇佑我们。

赏析

这首诗是林光为洪承畴和洪熙官所作,表达了对前人英烈的怀念和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神灵庇佑和感应的信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灵力量的崇敬和依赖。整体氛围庄重肃穆,表达了对历史和英雄的敬仰之情。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