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何时中尹金坛

· 林光
公道人谁眼最青,阴霾终莫掩郎星。 盘根更拟高挥斧,霜刃于今又出硎。 敦艮尚应觇晚节,发蒙须信利严刑。 萍乡岂陋金坛美,酒不迷人到处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尹:古代官名,指中央的高级官员。
  • 金坛: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也用来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境界。
  • 阴霾:指阴云密布,比喻黑暗、阴郁。
  • 郎星:指杰出的人才。
  • 盘根:比喻事物根基深厚。
  • 挥斧:挥动斧头,比喻努力奋斗。
  • 霜刃:寒冷的刀刃,比喻严酷的考验。
  • (xíng):磨刀石,比喻磨砺。
  • 敦艮:指敦厚正直。
  • (chān):观察。
  • 发蒙:启蒙,指教育启发。
  • 利严刑:指严格的法律制裁。
  • 萍乡:比喻平凡的地方。
  • 酒不迷人到处醒:指酒不会让人陶醉,到处都能保持清醒。

翻译

谁是最有公正眼光的人,黑暗终究掩盖不住杰出的人才。就像树根更要深扎,寒冷的考验如今又来临。正直的品德应该被认可,启蒙教育必须相信严格的法律制裁。平凡的地方怎能比得上高尚的品德,酒不会让人陶醉,到处都能保持清醒。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杰出人才的赞美,强调了正直、努力和坚韧不拔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平凡与高尚、黑暗与光明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启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展现出深刻的哲理和意境。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