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父吟

· 张宪
伏龙隐南阳,高卧久未起。不肯渡长江,焉能涉漳水。 炎炎火绝卯金刀,巍巍土王当涂高。种瓜儿子不力战,织履郎君无地逃。 伏龙一起捍坤轴,雄据西南成鼎足。十年汗血战玄黄,五出王师争九六。 万人之敌两熊虎,百战辛勤事行伍。河南河北谩称雄,不得袁曹一丸土。 伏龙才起帝业新,千古君臣鱼水亲。遂使真龙全羽翼,风云成就二将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龙:指诸葛亮,因其隐居南阳时被称为“卧龙”。
  • 卯金刀:指汉朝,因“刘”字拆开为“卯金刀”。
  • 土王当涂高:指曹操,因其封地在当涂,且地位崇高。
  • 种瓜儿子:指刘备,因其早年曾种瓜。
  • 织履郎君:指刘备,因其早年曾织履为生。
  • 坤轴:指地轴,比喻稳固的根基。
  • 玄黄:指天地,比喻战乱。
  • 九六:指九五之尊,比喻帝位。
  • 熊虎:比喻勇猛的将领。
  • 袁曹:指袁绍和曹操,三国时期的两大势力。
  • 一丸土:比喻微不足道的土地。
  • 真龙:指皇帝,这里指刘备。
  • 二将军:指关羽和张飞,刘备的两位重要将领。

翻译

诸葛亮隐居在南阳,长时间地高卧不起。他不愿渡过长江,又怎会涉足漳水。 汉朝的火焰已熄灭,曹操如巍峨的山峰般屹立不倒。种瓜的刘备不力战,织履的他无处可逃。 诸葛亮一旦出山捍卫了蜀汉的根基,雄踞西南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十年间血战如玄黄,五次出征争夺帝位。 有两位如熊虎般的勇将,百战不殆地在军中奋斗。河南河北虽称雄,却得不到袁绍和曹操的一寸土地。 诸葛亮的才智使得刘备的帝业焕然一新,千古以来君臣间如鱼水般亲密。于是真正的龙(刘备)得到了羽翼,风云际会成就了关羽和张飞两位将军。

赏析

这首作品以诸葛亮为中心,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通过对比诸葛亮的隐居与出山,以及刘备的早年与后来的崛起,诗人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刘备的英勇。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伏龙”、“卯金刀”、“土王当涂高”等,丰富了诗歌的意象。同时,通过对战争和政治斗争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那个时代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张宪

元山阴人,字思廉,号玉笥生。少负才自放,尝从杨维祯学诗。张士诚据吴,辟为枢密院都事,士诚败,变姓名走杭州,居报国寺以终。为诗多伤感之作。有《玉笥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