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先生祠

江抱零陵郡,山藏钴鉧潭。 古人如水去,祠树与天参。 述作笼诸子,风骚迫二南。 后来窃时誉,吾辈得无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零陵郡:古代地名,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带。
  • 钴鉧潭: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潭水。
  • 古人如水去:比喻古人逝去如流水,不可追回。
  • 祠树与天参:祠堂的树木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
  • 述作笼诸子:指柳先生的著作涵盖了众多学派的思想。
  • 风骚迫二南:风骚,指文学才华;二南,指《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这里泛指古代文学。
  • 窃时誉:指后来的人借用柳先生的名声。

翻译

江水环绕着零陵郡,山峦之中隐藏着钴鉧潭。 古人如同流水般逝去,祠堂的树木高耸入云。 柳先生的著作涵盖了众多学派,其文学才华可与《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相媲美。 后来的人借用他的名声,我们这些后人难道不应该感到惭愧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柳先生祠堂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柳先生学识和文学成就的敬仰。诗中“古人如水去”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柳先生逝去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对柳先生学术和文学成就的赞美,以及对后来者借用其名声的批评,展现了诗人对柳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对后人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后人的鞭策。

傅若金

元临江新喻人,初字汝砺,后改字与砺。少孤贫,刻励于学。工诗文。年甫三十,游京师,虞集、揭傒斯见其诗,皆大称赏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后以广州路教授卒。有《傅与砺诗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