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 雨后偶成

· 舒頔
纱厨过雨晚凉生。枕簟不胜清。冰肌玉骨元无汗,香风回,深院语流莺。翠幌光摇绛蜡,画堂暖泻银瓶。 玉筝牙板接新声。云髻宝钗横。银丝脍细江鳐脆,扬州月,照我醉吹笙。旧事十年犹记,壮怀此日堪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纱厨:纱帐。
  • 枕簟:枕头和竹席。
  • 不胜清:非常清凉。
  • 冰肌玉骨:形容女子肌肤洁白如冰,骨骼如玉。
  • 翠幌:翠绿色的帘幕。
  • 绛蜡:红色的蜡烛。
  • 银瓶:银制的酒瓶。
  • 玉筝牙板:玉制的筝和象牙制的板,指乐器。
  • 云髻宝钗:高高的发髻和珍贵的钗饰。
  • 银丝脍:细如银丝的鱼肉片。
  • 江鳐:一种鱼。
  • 扬州月:扬州的月亮,常用来形容美景。
  • 壮怀:豪情壮志。

翻译

纱帐中经过一场雨后,傍晚的凉意渐渐生起。枕头和竹席都异常清凉。女子的肌肤洁白如冰,骨骼如玉,没有一丝汗迹,香气随着风回旋,深院中传来流莺的鸣叫。翠绿色的帘幕在红蜡烛的光辉下摇曳生姿,画堂中银制的酒瓶缓缓倾泻,温暖而明亮。

玉制的筝和象牙制的板奏出新的乐章。高高的发髻和珍贵的钗饰横陈。细如银丝的鱼肉片和脆嫩的江鳐鱼,扬州的月光照耀下,我醉意中吹奏着笙。十年前的旧事依然记忆犹新,此刻的豪情壮志令人惊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傍晚的清凉景象,以及随之而来的宁静与美好。通过细腻的描写,如“冰肌玉骨元无汗”和“翠幌光摇绛蜡”,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环境的优雅。诗中“扬州月,照我醉吹笙”一句,不仅描绘了月光下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深情回忆。

舒頔

元明间徽州绩溪人,字道原,号贞素。幼有志操,嗜学好义。淹贯诸史,长于诗文,尤善篆隶。顺帝至元中辟为池阳教谕。调京口丹徒校官,升台州路学正。入明,屡召不出。晚年结庐,名贞素斋,训课子孙。有《贞素斋集》。 ► 1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