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笠屐图

· 张昱
从来泾渭不同波,得贬黎中幸已多。 莫把丹青论笠屐,文章千载一东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泾渭:指泾河和渭河,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两河在陕西境内汇合时,清浊分明,比喻是非分明。
  • :古代官员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到边远地区。
  • 黎中:指黎州,古代地名,今四川省汉源县一带,苏轼曾被贬至此。
  • 丹青:指绘画艺术。
  • 笠屐:斗笠和木屐,古代平民的服饰,这里指苏轼被贬后的生活状态。
  • 东坡:苏轼的号,也指他的文学成就。

翻译

从来泾河与渭河的水流不同,能够被贬到黎州已经算是幸运了。不要用绘画来评说他的斗笠和木屐,因为他的文章在千载之后仍然独树一帜,那就是东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苏轼贬谪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苏轼文学成就的极高评价。诗中“泾渭不同波”暗喻苏轼在政治上的遭遇,而“得贬黎中幸已多”则显示了诗人对苏轼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后两句则直接赞美苏轼的文学才华,认为他的文章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了永恒的经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地位。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