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寺次韵子封先生

·
暝投云际寺,深殿一灯微。 海底月已出,山中僧未归。 涧声经雨急,林影入秋稀。 明发寻征道,还愁露湿衣。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íng):黄昏,傍晚。
  • 云际寺:位于高山之巅的寺庙。
  • 深殿:寺庙内部深处的殿堂。
  • 一灯微:一盏灯火微弱。
  • 海底月:比喻月亮从地平线升起,如同从海底浮出。
  • 山中僧:山里的和尚。
  • 涧声:山涧流水的声音。
  • 经雨急:经过雨水冲刷,水声变得更加急促。
  • 林影:树林的影子。
  • 入秋稀:随着秋天的到来,树叶凋落,林影变得稀疏。
  • 明发:天明出发。
  • 征道:远行的道路。
  • 露湿衣:露水打湿了衣服。

翻译

黄昏时分,我投宿在高山之巅的云际寺,寺庙深处的一盏灯火显得格外微弱。月亮仿佛从海底升起,照亮了夜空,但山中的僧人还未归来。山涧的水声因为雨水的冲刷而变得急促,树林的影子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变得稀疏。天明时分,我将踏上远行的道路,却担心露水会打湿我的衣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山寺投宿的夜晚所见所感。诗中,“暝投云际寺”一句即勾勒出诗人孤独投宿的情景,而“深殿一灯微”则进一步以微弱的灯光象征了寺庙的幽静与诗人的孤寂。后两句通过对月亮和僧人的描写,增添了诗意的空灵与超脱。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涧声和林影的细腻刻画,传达了秋夜的清凉与萧瑟。结尾的“明发寻征道,还愁露湿衣”则透露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旅途的忧虑,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敬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善住

元僧。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