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维扬:即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
- 高牙:古代军队中大将的牙旗,此处指高官的仪仗。
- 官厅:官署,官员办公的地方。
- 芳树:指美丽的树木。
- 旧馆:旧时的馆舍。
- 阴阴:幽暗的样子。
- 祠:祠堂,供奉祖先或先贤的庙宇。
- 系鞍:拴马。
- 芍药:一种花卉,此处指扬州的名花。
- 楼前骑鹤:指仙人骑鹤的传说,此处形容扬州的繁华景象。
- 琵琶:一种乐器。
- 帽影斜:形容帽子倾斜,暗示风大。
翻译
春意盎然,扬州城内万家灯火,先公曾在此驻足,高举牙旗。 官署静悄悄,只留下美丽的树木,旧时的馆舍幽暗,落花闭门。 在祠堂下拴马,寻觅芍药的芬芳,楼前仿佛有仙人骑鹤,聆听琵琶的悠扬。 归来时,一切如旧,不异当年,一路春风吹拂,帽子在风中斜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扬州春天的景象,通过对先公驻足之地的回忆,展现了扬州的繁华与变迁。诗中“春满维扬十万家”一句,即勾勒出扬州春日的盛景,而“先公曾此驻高牙”则引入了对往昔的怀念。后文通过对官厅、旧馆的描写,以及祠下寻花、楼前听乐的场景,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扬州春色的赞美。结尾“归来不异当时事,一路东风帽影斜”则巧妙地将回忆与现实结合,以春风帽影斜的细节,传达出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