瘠马图

念汝出塞下,四蹄疾如飞。 半夜驰临关,气夺戎王围。 被铁踏河冰,几度向武威。 将军事百战,腾力不顾肥。 祇今饮渭流,齿老不任鞿。 坡寒暮风酸,碛瘠春草微。 百感画者意,要见骏骨稀。 但看古英贤,工苦常寒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瘠马:瘦弱的马。
  • 塞下:边塞之下,指边疆地区。
  • 戎王:古代对西北边疆民族首领的称呼。
  • 被铁:指马装备有铁制的马具。
  • 武威:地名,位于今甘肃省。
  • 腾力:跳跃的力量。
  • 不任鞿:不能承受束缚,指马已经老迈,不能承受重负。
  • 渭流:渭河,流经陕西的一条河流。
  • 碛瘠:沙石地,贫瘠的土地。
  • 百感:多种感受。
  • 画者意:画家的意图。
  • 骏骨:骏马的骨骼,比喻英俊的人才。
  • 英贤:英俊贤能的人。
  • 工苦:勤劳辛苦。
  • 寒饥:寒冷和饥饿。

翻译

想起你这匹瘦弱的马,曾在边塞之下,四蹄如飞般疾驰。 半夜时分,你奔驰至边关,气势足以夺取戎王的围困。 装备着铁制的马具,踏过冰封的河流,多次奔向武威。 将军历经百战,你腾跃的力量不曾顾及自身的肥壮。 如今你只能在渭河边饮水,牙齿已老,无法承受束缚。 坡地寒冷,夜晚风声凄酸,沙石地上春天草木稀疏。 画家的意图是表达百感交集,想要见到稀有的骏马。 只需看看古代的英俊贤能之人,他们常常勤劳辛苦,忍受寒冷和饥饿。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匹曾经英勇驰骋、如今却老迈瘦弱的战马,反映了边疆战士的艰辛与牺牲。诗中“瘠马”形象生动,象征着忠诚与奉献,同时也隐喻了那些在边疆默默付出的将士。通过对马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敬意和对他们命运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揭祐民

元广昌人,寓盱水上,号盱里子,晚号希韦子。性伉直。泰定帝时为邵武经历,有能声。好游。尝北至燕赵,东抵辽。遇故都遗迹,必徘徊悲歌而去。有《盱里子集》。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