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子弃韵

· 屠性
云林精舍傍岩阿,中有行吟十二窝。 陆羽泉清童汲惯,潘郎诗好客酬多。 茅山猿鹤惊春晓,楚水鱼龙落夜波。 归去不成千里别,抱琴重约听樵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林精舍:指隐居或修行的山林居所。
  • 精舍:修行或读书的场所。
  • 岩阿:山岩的旁边。
  • 行吟:边走边吟咏。
  • 十二窝:指十二个居所或房间。
  • 陆羽泉:陆羽,唐代茶学家,此处指陆羽所鉴定的泉水,代表清泉。
  • 童汲:童子汲水。
  • 潘郎:指潘子弃,诗中的主人公。
  • 客酬:客人之间的应答或赠答。
  • 茅山:山名,位于今江苏省句容市,道教名山。
  • 猿鹤:猿猴和鹤,常用来象征山林隐逸的生活。
  • 楚水:楚地的河流,泛指长江中游一带的水域。
  • 鱼龙:鱼和龙,泛指水中的生物。
  • 樵歌:樵夫唱的歌,常用来象征山林生活。

翻译

在山岩旁的云林精舍,有十二个房间供人边走边吟咏。 陆羽鉴定的清泉,童子已经习惯去汲水,潘郎的诗才出众,客人间的赠答也多。 茅山的猿猴和鹤在春晓时分惊醒,楚水中的鱼龙在夜晚的波光中落下。 归去并不是千里之遥的别离,抱起琴来,再次约定去听樵夫的歌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林隐逸的图景,通过“云林精舍”、“陆羽泉”、“茅山猿鹤”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潘郎诗好客酬多”一句,既赞美了潘子弃的诗才,也反映了山林间文人雅士的交往。结尾的“抱琴重约听樵歌”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重。

屠性

元绍兴馀姚人,字彦德。明《春秋》学。诗文严整有法度。顺帝至正间以乡荐为嘉定儒学经师。有《彦德集》。 ► 15篇诗文

屠性的其他作品